www.lonestarvirtualtours.com
大黃素是一種來源于蓼科植物虎杖的有機物,主要從干燥根莖中提取出來的。這個有機物在醫(yī)學水平上具有很大的作用,還廣泛應用于日用化工領域。從藥理藥效的角度來看,它能夠抵抗微生物的生長,特別是對致病性的球菌、桿菌有抑制作用。大黃素和糖結合成苷類,能夠發(fā)揮瀉下的作用。
大黃素更是一味中藥材,它是民間的傳統(tǒng)醫(yī)藥,常用于清熱瀉火。大黃中主要的、有效的成分就是大黃素了,它是影響著藥效的重要指標。檢測大黃素的含量,采用的方法還是不少的。其中,比較知名的有高效液相色譜(HPLC)法、分光光度法、氣相色譜(GC)法、液質聯(lián)用(LC-MS)法、離子色譜及熒光法等。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,說兩種常見的吧。
1.分光光度法
這里的分光光度法,用的設備是紫外分光光度計。用這種方法做檢測,高效快捷,但受干擾比較大,也就是容易不是很準確。主要表現(xiàn)是在顯色的時候,反應不是很穩(wěn)定。在檢測的過程中,采用340nm的波長,通過在紫外光區(qū)域檢測吸收特征,在標準曲線的配合作用下,根據(jù)對樣品檢測的吸光度值,計算出樣品中含有的大黃素含量。這種方法分析成本比較低,精密度也稍差一點。
2.高效液相色譜(HPLC)法
HPLC法是目前最常用的大黃素含量檢測方法。該方法需要先將大黃素樣品進行提取,并將提取液進行凈化。隨后,將凈化后的樣品注入HPLC儀器中,采用特定的固相柱進行分離,通過不同流動相的梯度洗脫來分離大黃素。最后,通過檢測大黃素在特定波長下的吸收峰來計算其含量。